——記省勞動模范、共產黨員、科林電氣國際部技術總監蘇彥斌
稿件來源:《石家莊日報》
記者戴麗麗
6月20日,北京時間下午6時,尼日利亞當地時間上午11時,省勞動模范、共產黨員、石家莊科林電氣國際部技術總監蘇彥斌,正在哈克特港項目駐地,與同事們圍繞一個重點項目進行技術攻關。
算起來,從4月1日至今,為這次任務,蘇彥斌已經在尼日利亞的這個港口城市工作了80多天。
事實上,伴隨著科林電氣一系列“一帶一路”落地項目的部署和實施,從2017年開始,蘇彥斌便主動請纓遠赴尼日利亞開拓市場。兩年多的時間里,他帶領工作團隊輾轉于石家莊、哈克特港兩個相距一萬多公里的城市,以匠心和智慧為“炬”,為當地播撒光明的火種,助燃中非兩地共贏發展的夢想。
據科林電氣有關負責人介紹,為響應國家“一路一帶”建設,近年來,該公司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在印度、巴基斯坦、肯尼亞、埃塞俄比亞、蘇丹、尼日利亞、利比里亞等國家的海外業務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在尼日利亞的項目建設起步于2017年。
尼日利亞當地生活環境相對艱苦,飲食、疾病、安全等問題常伴左右。但初到尼日利亞,最讓蘇彥斌“頭疼”的還是語言障礙。尼日利亞是英語國家,但由于是多民族國家其發音多變且往往夾雜諸多的本地方言,蘇彥斌堅持自學英語的同時,不放過任何同當地人交流的機會,三個月的時間,便克服了語言障礙,實現同當地客戶的日常交流。
尼日利亞是非洲人口大國、經濟大國,但是電力建設嚴重滯后,全國只有不足一半的家庭有穩定的電力接入,在這一半有電家庭中僅有一部分家庭采取了電表計量,其他用戶只能采用估算的方式收取電費,電費收繳困難,造成整個電力產業鏈發展遲緩。
建設一條智能電表生產線,為尼日利亞的普通家庭裝配一塊智能穩定的電表,在尼日利亞接到的首個任務,蘇彥斌便遇到了諸如技術規范不統一、商業運作不規范等難題。為解決這些難題,蘇彥斌深入當地居民家庭和基層電力公司,了解技術標準、實際使用以及配電網領域需求,并圍繞當地各項標準,
通過自主創新,克服技術規范問題,開發出符合尼日利亞普通家庭需求的多款電力產品。2017年10月,科林電氣協助當地合作伙伴建設的尼日利亞國內第一條智能電表生產線開工,尼日利亞副總統親自主持了工廠的開工儀式。
“蘇師傅身上總是有這么一股韌勁兒?!痹谔K彥斌創新工作室成員們看來,蘇彥斌把這種工匠精神融入到了每一個課題攻堅的過程中。工作室成員李計朝清楚地記得,科林電氣新能源事業部生產線改造提升期間,頂著時間緊、任務重的壓力,蘇彥斌堅持對光伏逆變器生產線進行逐項調試,并親自動手試驗每一個流程、分析每一項數據、驗證每一個環節,最終通過連續近一個月的努力,摸索出了最佳的生產組織模式,實現了逆變器生產流水線人均勞動效率最大化,極大地助力了新能源產業發展。
在海外開拓沖鋒,除了一種堅韌不拔的創新精神,更離不開厚重的技術后盾?!疤K彥斌創新工作室”便是這后盾中動力最強勁的部分。而蘇彥斌就是這間創新工作室的帶頭人。
在蘇彥斌的帶動下,創新工作室通過十年的創新實踐取得了豐碩成果,截至目前,工作室累計完成創新項目1483項,其中576項已經獲得公司創新成果認定,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降本增效1500余萬元。工作室被命名為河北省勞模創新工作室并榮獲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蘇彥斌創新工作室已經成為科林電氣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笨屏蛛姎庥嘘P負責人表示。